教育与装备研究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49414

智慧教育平台应用

  • 基于用户评论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持续使用影响因素分析——源于17601条评论的质性研究

    张辉蓉;魏利;李舒展;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资源,具有加速基础教育公平步伐和助推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从用户评论文本角度挖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影响因素模型,对促进该平台的数字资源效用最大化以及提高用户粘性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剖析智慧中小学APP在五大手机应用市场的17601条用户评论数据,得到125个概念,39个范畴和8个主范畴。构建出用户特征、数字资源、平台功能和社会环境对用户的平台满意度、持续使用态度和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持续使用态度是影响持续使用行为的直接原因;用户特征与用户满意度处于相互促进的关系;数字资源、平台功能、平台环境会影响用户满意度,进而影响持续使用态度;社会环境调节持续使用态度进而影响持续使用行为。最后,基于持续使用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了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化建议。

    2024年05期 v.40;No.382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影响因素及推广策略研究

    刘玉涵;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抓手,为建设教育强国、数字中国,深化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供助力。至今平台已上线近2年,全国注册用户数破亿,有一定的应用基础,但也存在活跃度差异大、常态化应用难等问题。研究通过实地访谈调研和技术接受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归纳总结出环境、价值、技术三方面的平台应用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方面借助地方专家引领,优秀案例示范;价值方面需全流程确保资源精品化,全方面助力教育数字化;技术方面要加强组织培训,优化平台体验三类推广策略,同时结合创新扩散理论,组织省级专家指导团队在各地开展推广策略实践,形成不同场景下可复制推广的优秀典型案例,助力平台常态化高质量应用。

    2024年05期 v.40;No.382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7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行研修的路径初探

    韩建丰;高凌蕊;李慧慧;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科学应用打破了时空地域限制,基于数字化发展以先进的教育前沿思考、丰富的课程资源,推动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结合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的科学应用可帮助教师发展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推动高效课堂构建、改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成为研究型学习者,落实核心素养发展。从“看见→看鉴”“学习→实践”的观念阐述了教师应用平台进行教师研修的具体策略与建议,列举了应用平台资源开发的实践课例,厘清了平台应用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成长的关系与路径。

    2024年05期 v.40;No.382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数字化教学

  • 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困境及路径研究

    石继飞;

    教师作为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推动者和关键因素,其数字素养至关重要。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有利于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专业技能,适应教育数字化,应对教育变革与挑战。但目前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存在一些困境:教师个体缺乏数字素养提升意识、认识浅层化;缺乏数字化教育教学能力、应用简单化;未能有效承担起数字社会责任;教师群体内数字素养差距大。提升教师数字素养需要国家持续完善支持体系,学校积极探索校本路径,教师强化主动提升数字素养的意识与能力,三方共同作用,助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2024年05期 v.40;No.382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普通高中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问题分析——以四川省普通高中L学校为例

    刘静;余佳妮;张怡心;

    教育数字化是当前教育发展中的一场重要变革,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数字化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为推进普通高中学校落实教育数字化、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四川省普通高中L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实地考察了解学校教育数字化推进情况。研究从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视角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策略。

    2024年05期 v.40;No.382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程教法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田倩;张元衡;季红连;魏顺平;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困境,包括教学内容难、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资源零散等问题。研究以《赤壁赋》一文为例尝试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辅助备课、情感理解、词句翻译、知识归纳与衔接方面的可用功能。最终得出教师要理性使用相关资源,相信未来教育形态是人机共生,相关开发者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开发出更专门适切的教育产品的实践反思。

    2024年05期 v.40;No.382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中学思政课情境化教学的价值意蕴及实践理路

    庞颜玲;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新时代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亟需创新中学思政课教学形式,以提高育人成效。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研究法、课堂教学的实地观摩、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可知,情境化教学因其形象直观、基于生活、感染力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中学思政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知行转化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情境化教学作为中学思政课创新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情境选择上要明确目标,注重教材与学情相统一;在情境呈现上要凸显具身认知,坚持预设与生成相和谐;在教学方法上,要助推教学方式渗透耦合,着力推动中学思政课情境化教学的全方位建构。

    2024年05期 v.40;No.382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实验教学

  • “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研究述评及改进

    杜姜平;桑芝芳;

    “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是高中物理“固体、液体和气体”主题下的学生必做实验。关于该实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验改进、误差分析、教学设计三个方面,鲜有研究关注实验方案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根据实验方案间的本质差异——气体压强测算方法的不同,对1960年至2023年间“气体等温变化”相关的实验研究文献进行分类、述评,从实验装置、实验操作等角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教师科学、高效地开展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v.40;No.382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核心素养的胶体教学设计与思考

    黄健;邓丽娟;

    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确立了胶体的教学内容,剖析了胶体教学内容的化学价值,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系统设计胶体课时,引导学生基于实验证据进行推理,主动建构微观模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胶体本质特征和性质,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初步建构“结构→性质→用途”的物质认知模型,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2024年05期 v.40;No.382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8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数字化转型黄埔实践

  • 基于数据分析的初中数学精准教学实践

    刘怡婷;

    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初中数学精准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针对当前传统教学模式所处的瓶颈,借助数据分析工具,从学生学习行为反馈的准确率、高频错误等方面对教学进行分析,并通过即时反馈的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进行监测,实践探究基于数据分析下的初中数学精准教学路径。在数据分析工具的辅佐下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准度,推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成长。

    2024年05期 v.40;No.382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智慧协同研修平台支持下的跨校区精准教研探索与实践

    黄瑞双;宁怡;林九灵;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研模式改革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针对玉泉学校跨校区教研存在的教研活动异步性、教研内容表面性等困境,开发玉泉智慧协同研修平台;围绕教师校本研修需求,以教研数据分析与应用为驱动,开展智慧协同校本教研活动,打造区域数据洞察平台,有效提升全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研究与创新的能力,深化学科教学课堂变革,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年05期 v.40;No.382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技术应用驱动下的小学数学纠错教学课例设计与实施

    贺莉;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纠错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基本活动。技术应用驱动下的课堂教学将突破传统课堂上无法精准、快速的了解学生错误并及时纠正的困扰。文中以更新理念,提升纠错素养;技术驱动,提高课堂纠错精准度进行教学设计,并以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为例进行了实践,最后对技术应用驱动小学数学纠错教学进行了反思。为技术赋能纠错教学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v.40;No.382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应用

  • VR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侯强;

    介绍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政策背景下,VR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通过分析VR技术应用物理教学的意义和应用现状,提出了VR技术应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教师提高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动中学数字物理模型教学的“大众化”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v.40;No.382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自制超声波雾化器创新光学实验

    姜新跃;

    在中学物理的光学部分,如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透镜成像等都需要做光学实验来验证。特别是透镜、面镜的典型光路图以往是无法用实验室配置的器材来实现的。通过自制的超声波雾化器光学教具生成的水雾作为产生丁达尔现象的传播介质,就可以显示光线的光路图,并且可视效果明显。

    2024年05期 v.40;No.382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劳动教育

  • 渗透·碰撞·进阶:渗透劳动教育的小学科学项目设计与实践探究——以“我是小菜农”项目为例

    朱叶心怡;

    劳动教育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基于课程实施要求,制定学科渗透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找到渗透点—探索碰撞点—把握进阶点”的三点项目设计模式,并以该模式生成的“我是小菜农”项目为例阐述具体实践过程。项目结合校园特色评价体系,以可见、及时、多元的评价促进劳动与科学双核心素养的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2024年05期 v.40;No.382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域外采风

  • 国际教师数字素养研究的进展及趋势——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文献计量分析

    吴文文;陶佳;

    未来社会是数字化、智能化的社会。世界范围内的“数字化”教育也在深入推进之中,世界各地出现了一些关于教师数字素养的本土化探索和实践。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软件,对2012年至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172篇以教师数字素养为主题的文献进行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关键词聚类分析,探究国际教师数字素养研究发展的整体样态,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得出未来的研究成果仍将继续增长、研究粒度趋向精细化,为推动我国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v.40;No.382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