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装备研究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49414

智慧教育平台应用

  • 智慧教育平台助力教师专业研修

    乐进军;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教师开展专业研修具有重要价值,可支持教师开展“三重研修”:直接研修——以研修资源为学习对象;间接研修——从课程资源汲取专业“养分”;高阶研修——在创新资源应用中提升专业水平。文中结合平台资源实例,对上述三种教师专业研修提出了实施的路径和策略。

    2024年04期 v.40;No.381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活用智慧平台资源 提升课后服务效果——以小学二年级“趣味语文”为例

    张梦乔;乐进军;

    “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对学校课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创新应用课程资源提升活动品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课后服务提供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学习资源,助力课内课后一体化。文中结合趣味语文课后服务课程实践,探索平台资源在课后服务中进行的应用价值,提出了资源优选、整合加工、资源活动化等使用策略。

    2024年04期 v.40;No.381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研究

    马涵爽;许崇麒;

    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推出,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便捷的互动交流功能,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学习知识,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数学素养。文中对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基础进行论述,并将平台资源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进行了实践策略分析,最后对如何创新应用平台资源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进行了反思。

    2024年04期 v.40;No.381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数字课程资源支持学校“大思政课”建设——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为例

    杨毅;刘娟娟;邓亮;

    北京市东城区新鲜胡同小学秉持“生命因发现而新鲜”的“发现教育”办学理念,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数字课程资源,推动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和实施。文中分析了学校“大思政课”的需求与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供给的对应关系,对如何有效应用平台资源提升思政教育品质提出了策略建议。

    2024年04期 v.40;No.381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课程教法

  • 美学视域下STEAM教育的内涵重塑与价值超越

    徐则名;崔乐怡;符国鹏;

    STEM向STEAM的转变被视为科学与艺术(Arts)的融合,然而,整合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论冲突、定义不明确等困难始终难以解决,将STEAM中的“A”定义为aesthetics(美学)是突破困境的良方。美学相较于艺术更具客观性,不仅能够成为联系各学科之间的有机纽带,满足跨学科整合的社会期待,并且为STEM教育带来了超越艺术本身的价值。

    2024年04期 v.40;No.381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TA量表的教师实践力评价探索与思考——以中学地理教师为例

    秦超;

    教师实践力评价是全面评价教师、完善教师评价体系的核心议题。文章简要分析了教师实践力评价的重要性,提出教师实践力评价的五个维度,即教师实践活动理解能力、教师实践资源整合能力、教师实践活动设计能力、教师实践活动组织能力和教授实践活动反思能力,并全面解读五个维度的联系。同时,以PTA理论为依据,文章构建中学地理教师实践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PTA量表应用于教师实践力评价进行了反思。

    2024年04期 v.40;No.381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指向工程思维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三个向度——以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为例

    唐华;

    学科实践活动将实践与知识、实践与技能、实践与情感、实践与思维等勾连起来,重组了教学结构,变革了学习方式。高中通用技术教学通过引入体验类实践活动、探究式实践活动、设计型实践活动等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分析、建构、设计等思维,从而达成培植与发展学生工程思维的目标。

    2024年04期 v.40;No.381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借鉴游戏任务设计思路的高中作业设计研究

    陈恺阳;胡逸云;

    作业与游戏任务都具有任务性,且两者十分相似,但受众对于两者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游戏任务设计的思路对作业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业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作业的设计思路,包括重塑目标、重构内容、重设流程。同时,作业改革还需改进作业的实施方式,这包括加强反馈、实施多样化的激励措施,以及实现作业的迭代优化等。

    2024年04期 v.40;No.381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学习进阶理论视域下结构化课堂构建的基本理路

    匡友成;程岭;钱竹韵;马星宇;宋佳琪;王兴雨;

    结构化教学是当下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教师的结构化课堂主要存在课程内容缺少深度关联;高阶教学未受重视;教学情境设计遗忘本源等问题。马西娅·林教授提出的层级化知识整合模型对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崭新视角,并基于真实、复杂的课堂教学情境,探究出了学生知识学习的基本模式。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整合与新知相关联的知识点,搭建以目标为导向的任务层级,设计围绕学科核心概念的作业,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转变而进阶这四条路径进行结构化课堂的建设。

    2024年04期 v.40;No.381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

    张燕平;林若崴;钟倩楠;

    随着人工智能和教育相互融合,人工智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严峻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地抓住发展的机遇,迎接严峻的挑战,借助AI技术探索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能力,明晰思政教育的感性和AI智能的理性,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2024年04期 v.40;No.381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数字化转型黄埔实践

  • 基于UMU学习平台的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吕少峰;翁宗琮;陈树耿;

    项目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索。数字技术在中学物理项目式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是物理科学实验面向现代化,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以UMU学习平台数据为背景,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提升学生科学能力、高阶思维能力、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数字技术应用于物理项目式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最终充分发挥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024年04期 v.40;No.381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学数学精准化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小数简便计算练习课”为例

    彭林华;凌小兰;谢丹莹;

    针对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评价方式单一性、延时性和结果的模糊性,难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问题,依托探知课堂平台,以应答器作为学习终端,借助数据与分析技术,构建小学生数学精准化评价模式:数据驱动的诊断评价,实现学情精准分析;数据驱动的过程评价,实现教学精准干预;数据驱动的结果评价,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实践证明,数据驱动的小学数学精准化评价模式能够帮助教师有效解决传统课堂中学习评价的问题,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2024年04期 v.40;No.381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实验教学

技术应用

  • 借助湿巾设计系列化学家庭实验的尝试

    李彬;周广;李德前;

    化学家庭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利用湿巾等生活中常见物品,设计出探究铁的锈蚀条件、探究物质溶解的热效应、物质溶于水的导电性和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等家庭小实验;由于实验用品易得、药品用量较少,实验安全性较好,实验效果明显,很容易走进千家万户,从而充分发挥化学家庭小实验的育人功能。

    2024年04期 v.40;No.381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数字化教学

  • 转变学习方式:初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

    卢天宇;

    经调查发现,区域初中化学教学存在探究学习匮乏、实验教学创新不足、学生学习过程枯燥、机械浅层等学习方式落后问题,以理念融合增值构建“深度学习+”。尝试融合“深度学习+逆向设计+SOLO分类”设计目标先行、评价优先、内容结构化的教学,为“教”供给策略;融合“深度学习+问题教学+实验教学创新”开展问题层进、活动开放及思维进阶的学习,促成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体验探究,在联系与构建、批判与质疑、迁移与应用之间主动形成思路与方法。外促学习方式变革,内隐学科育人创新。“深度学习+”历经8年的实践探索,在基地学校及试点区域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产生示范辐射效应。

    2024年04期 v.40;No.381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乡村中学化学数字化学习效果归因分析——基于高中生深度访谈的质性分析

    张四方;谭燕利;周辰爽;赵娇燕;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数字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乡村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面临着新的教学问题。为了解乡村中学高中生化学数字化学习真实情况,从归因视角,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方法,借助NVivo12软件对37名受访者的访谈文本进行整理编码,构建出乡村中学化学数字化学习效果归因模型。依据模型阐释得出乡村中学化学数字化学习主要问题在于前提缺失、信念薄弱、情境淡化、过程低效四个方面。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建议:助力乡村教育转型,消弭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师生数字素养,培养正确学习观念;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各方联动保障教学;创新数字化教学方式,关注化学学科特性。

    2024年04期 v.40;No.381 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优化治理

  • “互联网+”视域下石家庄中小学创客教育县域联动均衡化发展探究

    赵慧敏;谢雨寒;

    创客教育是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教育模式,对石家庄市全面贯彻创客理念,加快构建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石家庄市中小学创客教育开始进入县区发展不均衡的深水区,文中从“互联网+创客教育”的角度探究其均衡化发展路径,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构建“县域联动”创客教育合作机制、“跨学科”创客课程体系、“双师”模式下新型创客教育共同体,以探索更多的县市区中小学创客教育均衡化发展之路。

    2024年04期 v.40;No.38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